永丰

招商网

永丰招商网  >  永丰招商动态  >  池上村志系列之十——下郝峪村(征求意见稿——期待您的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)

池上村志系列之十——下郝峪村(征求意见稿——期待您的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)

| 招商动态 |1966-05-26

下郝峪村村志

村庄概况

下郝峪村位于博山区东南45公里处,在池上镇政府南4.5公里处,属池上镇政府所辖行政村。处鲁山主峰北麓,东与志公坪相连,南与中郝峪村毗邻,西与鲁山国家森林公园相接,北与本镇西池村接壤。村庄东西两边傍山,南高北低,呈狭长状分布。三郝峪村东西两边山沟的泉水、地表水、雨水汇集成郝峪河,河水自南向北顺势而下,途经上郝峪村、中郝峪村,穿过下郝峪村,汇入池上河,直入淄河。交通干道由本村向南北延伸,南经中郝峪村至上郝峪村为止,北经西池村、池上镇政府驻地与S327省道连接在一起。村域总面积4平方公里,主街海拔440米。由于河流穿村而过,村庄被分为东、西两部分,故称为东庄和西庄。

截止2017年12月底,下郝峪村共有村民128户,人口332人,男性152名,女性170名,均属汉族。共有姓氏24家。以陈姓人口居多,占全村人口的40%;其次是孟、董、韦、张、任、王、刘、魏、聂,这9家是本村原坐落户;另外包、高、袁、曹、白、霍、鹿、曾、丁、赵、焦、李、车、杨、段几家为婚嫁或其他原因迁入本村的。

历史沿革

下郝峪村明代以前建村。据本村前88岁老人陈先友讲,前已毁的村西《九神堂碑记》载有明代村名“董家庄”,在东峪原陈万庆屋子东山墙跟有一石碑上刻有“董林”字样,并有一石头香炉同时被人破坏掉。后来董姓外迁,1899年又有董姓迁入本村。村中郝姓居多,遂改村名为“郝峪庄”。后因该村地处上郝峪和中郝峪村之下,故名下郝峪村。

《陈氏家谱》载“始祖讳光先,自岳阴迁居“郝峪庄”,现已传至十三世。《孟氏世谱》载:“七十二世兆山,自淄邑孟家块迁居“郝峪庄”,现已传至七十五世。”据此推断,该村陈、孟两家族分别于明万历年间和清光绪年间在此定居。明崇祯元年(1628)《重修明德庙碑记》、清乾隆十八年(1753)《博山县志》均有“郝峪”村名记载。

据《博山区志》记载,元一元二年隶属中书省益都路益都县颜神镇,明代隶属山东省布政司青州府益都县颜神,清末(1734)隶属山东省布政司青州府博山县。中华民国(1912)隶属博莱县,1942年隶属鲁中纤署淄博特区博山县博山市,1949年隶属淄博工矿特区博山市博山县,1950年隶属淄博专区淄博市第八区——池冯区,1958年隶属池上人民公社,1984年隶属博山区池上乡,1995年隶属博山区池上镇。

经济社会发展

基本情况全村耕地面积166亩,山林面积1600亩,均为沙土地,适宜种植玉米、小麦、花生、地瓜和各种杂粮作物,以及桃、栗、柿、核桃等经济树木和杨树、槐树、梧桐树等木材树,土地主要分布在郝峪河的两岸。1954年,成立农业合作社,全村成为一个互助组。1958年,成立人民公社后,本村设一个生产大队、三个生产小队,共有村民78户,人口258人,大队设有党支部书记、生产大队长、会计、出纳、保管等职。日常生产由生产小队长直接安排,小队有记工员,记录每天出勤人员的工分,月底合计账目,按照“人七劳三”的原则分配所得收入,每个工日值6分至1.2元不等。1971年底,下郝峪大队有69户,282口人,当年每个工日工值0.40元,集体人均分配口粮371斤。1978年底,共有人口300人,当年每个工日工值0.40元,人均分配口粮 斤。截止到2017年底,全村总产值达到187.8万元,人均收入3000元。

主要产业和经济民生历年村民以农业生产为主,辛勤劳作,却收入无几。1958年,风调雨顺,粮食大丰产,由于当时受“三面红旗万岁”(大跃进、人民公社、总路线)提前跨入共产主义浮夸风的影响,造成丰产不丰收的局面,村民集体吃食堂。当时,书记陈心德、司务长董佩田组织妇女骨干集体摊煎饼、煮地瓜等。这种形式下,谁都不愿意储存粮食,一半以上的粮食都烂在地里,这也是造成1959-1960年生活紧张的主要因素。

传统的养殖业以牛、羊、猪为主。1959年,生产大队最多养殖耕牛10头,有6头主要供耕地使用;养殖山羊300余只,多时达400余只,孟庆同、陈心厚、孟庆明分别放养。饲养猪,主要以户下养殖为主。1966年,农副业全面发展,村里成立了铁匠组、木工组、泥瓦匠组、条编组、林业队和豆腐坊等,其中林业队和豆腐坊持续到1980年才全部撤销。

1966年,文化大革命开始。当时,出坡前收工后,都要对着毛主席像早请示晚汇报,人人都要背诵毛主席语录和《老三篇》,即《为人民服务》《纪念白求恩》《愚公移山》。1967年,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,整地造田,本村在小庄河填沟挖岭整梯田,增加土地面积50多亩,其它地片也进行了拓展平整,效果明显。

党的三中全会后,随着政策的改变,1980年生产队解体,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,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积极性。1982年开始,改变了以粮食为主的种植观念,开始改种桔梗为主,全村种植面积达90%以上。1984年,人民公社改为乡,生产大队改为村委会,全村82户,人口295人,耕地面积184亩,年总产值12.7802万元,人均收入由原来的260元提高到341元。1991年,全乡开始创建“万亩板栗园”,本村在荒山上开凿“围山转”120多亩,全部种上板栗树。1995年,大力发展蜜桃,由原来的零星种植发展到大面积种植。截止到2017年底,本村蜜桃种植面积达到360亩以上,种植户年均收入3-5万元以上,个别户达到近10万元。同时,实行多业并举政策,本村共有养鸡户5家,共养殖8500余只鸡;养羊户12家,共养殖380余只羊;另有养蜂户11家,养殖450余箱蜜蜂。

2000年以前,村中卫生基本属于脏、乱、差的状况,后来村里安排两人负责卫生清扫,效果稍有好转。2015年3月,镇给下郝峪村购置了两个垃圾箱、十三个垃圾桶,村设有一名专职卫生管理员,天天清扫,镇有专人转运,本村卫生面貌有了极大改观。

00年,村内开始建有日用百货代办点。代销员先后有陈广伦、陈升贞、孟庆科、陈心礼、孟凡平、陈先成,经销员先后有张业新、张业亮、陈广刚。目前,村内日用百货店还有1家。

道路建设以前,郝峪路是羊肠小道。出村去池上,要转过19座山头,趟过18道河,都是踩着石头过河,每到汛期就无法通行。当时,三郝峪连一辆手推车都没有,运输全靠肩挑人扛。1975年,公社提出为三郝峪修路,由三郝峪自己出劳动力,上级提供炸药进行修建。下郝峪村大队长陈先森安排民兵连长董以胜负责,组织民兵20余人在分工路段纱帽河石崖处开始了修路工程,打响了修郝峪路的第一炮。为了加快工程进度,10月份公社从各村抽调劳动力200多人进驻本村,全面展开大会战,终于在1976年10月修通了池上通郝峪的简易公路。1988年,村两委第一次硬化村中道路。1998年,村两委与中郝峪、上郝峪村领导协商自筹资金对池上通郝峪路进行了加宽和硬化。1999年,村两委在村中小河上修建了30米长、4米宽的漫水桥,解决了村民过河难问题,起名叫“富民桥”。2000年,村两委对村内支干路拓宽硬化。2008年,对全村道路,进行全面硬化。同年6月,又对村内河床进行改造,筹集资金10万余元和村民自发捐款3万余元修建了一座长20米、宽6米的三孔大桥,对捐款人立碑留名,桥名仍叫“富民桥”。同时,因地制宜,招商引资,大力发展旅游业,在村西甘泉坪修建了8个蒙古包,并修建了通往甘泉村和王疃村5.3公里的高山越野路。2010年,村两委筹集资金200余万元,又一次拓宽和硬化郝峪路,并在下郝峪路段安装太阳能路灯50余盏。2015年,再次升级硬化村内街道。2016年,上级拨款并施工将郝峪路升级为沥青路,并设置了警示牌、路标及安全防护栏。同时,全路段安装了200余盏太阳能路灯。

居住情况以郝峪河为界,村民一半住在东庄,一半住在西庄。随着人口的增多,东庄、西庄的住户建房逐渐往山上延伸。1970年前,全村房屋结构均以土坯房为主。1970年以后,村民大多数改建为半土坯半砖瓦的“海清房”。随着经济状况的好转,1985年砖瓦房覆盖全村,农民的住房条件有了很大改观。2008年,下郝峪村进行旧村改造工程,盖起了两座居民楼,一座老年公寓,部分村民已搬进楼房。

水电机械水力1958年人民公社以前,村民用肩挑手提的方式从河里取水浇地。1959年,在小庄河修建塘坝一座,蓄水量约220立方米,并在北山根开凿一条2米宽、8米长的防洪道,占地300余平方米。1962年,村民用上了水车灌溉,三个生产队共有6部水车。这年的6月12日,塘坝被洪水冲垮。1965年,在石栏子口修建塘坝一座,蓄水300余立方米,解决了西峪地片的灌溉。但是,防洪道尚未建成,又被1966年5月26日的一场洪水冲垮。1968年,村内购置了12马力柴油抽水机和3.5马力的汽油抽水机各一台,极大地减轻了村民的体力劳动。1970年2月28日,开工建通了从村北山莺窝至陈家林1500米长水渠,解决了林后70余亩地的灌溉。1977年,为了提高浇地面积,在西庄北河边修建了80立方米的水湾,并购置了300多米的铁管和20马力的抽水机一台,从水湾直通小庄河土沟后坡,安装了供水管路。1980年,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,各户逐步自主购买了微型抽水机80余部。2012年,重新扩建石栏子口塘坝,蓄水3000余立方米。1989年,在一亩一修建塘坝一座,蓄水3500立方米。2012年,根据用水量的增多又加高一次,同时又在坝下另建小塘坝一座,蓄水350立方米。2016年,在村北3公里沙帽河处修建了存水4000立方的塘坝一座。

饮用水1958年之前,村民饮用水是从村边小河、山泉及大河里挑水饮用,十分不便。年轻家庭还好办,年老体弱者更加困难。1998年,村西庄孟凡伦等四户率先在村西叫“拦皮窝”的山泉处修建一座蓄水1.2立方米的水池,引到家中吃上自来水。随即,村东庄6户村民提出从东峪修建水池引水到家的建议,时任村长董以文提出只要能上去水的户都参加这一工程、都要吃上自来水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支持。同年9月,历时30天,采用义务工的方式,建成了一个蓄水25立方米的水池,并铺设1200米的主管路和连接各户的2600米支管路,顺利通水。通水当天,村民敲锣打鼓、杀羊,聚餐庆贺。随着本村人员的增多,2010年自来水又进行了扩建。2014年,村两委委员孟锋组织修建了石栏子和涝峪两个水池,分别蓄水45立方米和30立方米,并铺设了1700余米的管路,设了13个检查井,90个水表。本项工程上级支援水管,村出劳动力,以承包的方式,由来村居住的傅国玉等投资12万元建成。同年,又在东庄东岭上打了本村有史以来第一口水井,井深187米。后来,又在西庄打了深度为220米的第2口水井,保证了全村人的饮用水。

电力1976年冬,村民开始施工,用人抬肩扛的方式,奋战近一年时间,于1977年秋天开通了池上至三郝峪的电力供应,结束了用煤油灯、嘎丝灯照明的历史。安装了一台30千瓦的变压器,90%以上的住户照上了电灯。2010年,更换50千瓦变压器一台。2013年,更换200千瓦变压器一台。2016年,又增加一台200千瓦变压器。截止2017年底,全村年用电量达到了37万度以上。

通讯1965年,村里开通广播,户户安装“广播匣子”,1980年后逐步取消。1983年,个人购置黑白电视5台,自制天线,只能接收山东电视台。1989年,村里安装小型自动交换机,用户达90%以上。1996年,有线电视开通,电视入户率达80%以上。1996年,开通程控

招商热线:400-151-2002
投资指南

... 更多

投资永丰
  • 工业用地

    工业用地

    立即咨询
  • 企业政策

    企业政策

    立即咨询
  • 厂房仓库

    厂房仓库

    立即咨询
  • 写字楼租售

    写字楼租售

    立即咨询
  • 资金扶持

    资金扶持

    立即咨询
  • 人才政策

    人才政策

    立即咨询
  • 进入小程序找园区
    友情链接:

    永丰土地出租出售     永丰厂房出租出售     永丰仓库出租出售     永丰写字楼出租出售

    永丰招商引资服务平台

    ×

    您好,园区招商专员为您解答园区招商政策、工业用地、厂房招商等园区招商信息,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?也可直接拨打400-151-2002,由专业招商人员为您解答!

    稍后再说

    马上咨询

    电话咨询
    400-151-2002

    客服咨询

  • 注册公司政策
  • 土地厂房咨询
  • 产业扶持咨询
  • 其他相关咨询